食指大动的成语故事


食指大动

拼音shí zhǐ dà dòng

基本解释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食指大动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人送给郑灵公几只大甲鱼,大夫子公听到消息,对公子归生说只要他食指大动就有美食可吃。公子归生与子公一起去赴甲鱼宴,郑灵公十分反感他,就让侍从故意不分给他甲鱼。子公扔掉盘子,用食指蘸点汤尝了尝。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食指大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用心竭力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人面兽心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气充志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止沸益薪 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