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莽
词语解释
伏莽[ fú mǎng ]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证解释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国语辞典
伏莽[ fú mǎng ]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盗匪
最近近义词查询:
频繁的近义词(pín fán)
战术的近义词(zhàn shù)
见机的近义词(jiàn jī)
航行的近义词(háng xíng)
不法的近义词(bù fǎ)
广大的近义词(guǎng dà)
光临的近义词(guāng lín)
落网的近义词(luò wǎng)
工夫的近义词(gōng fu)
积压的近义词(jī yā)
题目的近义词(tí mù)
孩子的近义词(hái zǐ)
礼物的近义词(lǐ wù)
打破的近义词(dǎ pò)
主犯的近义词(zhǔ fàn)
其后的近义词(qí hòu)
警觉的近义词(jǐng jué)
手脚的近义词(shǒu jiǎo)
这样的近义词(zhè yàng)
道士的近义词(dào shì)
侨民的近义词(qiáo mín)
务必的近义词(wù bì)
会面的近义词(huì miàn)
要是的近义词(yào shì)
领先的近义词(lǐng xiā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