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吴文英的诗 > 声声慢·咏桂花

声声慢·咏桂花

[宋代]:吴文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声声慢·咏桂花鉴赏

  “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玉枝高挺,满重重叠叠的桂,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人起”两句,以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言桂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羽林郎射者通,……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舒无疹粟,射者以为神仙。”这里系反用此典。“浓香”两句。言桂的浓艳香气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的香了。但是如果天气一旦转冷,虽然桂的香气犹存,桂却要像般地纷纷落下。“绣茵展”三句承上。言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锸”,即锹也,系插地起土的农具。此言词人因见地上桂,即抬头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广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词人不禁大声地询问世人:“有什么人能拿来把‘金锸’,索兴将月中桂连同月宫一起移来凡尘,把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这样嫦娥就会亲自用白玉般的双手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秋来”两句,述现实中的自己。词人说:“进入秋天后,自己的头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发?头上的乌纱与白发衬映,更显得黑白分明。我独饮闷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胧中看那室外的桂,似乎感到它矮了许多。”“正摇落”两句,自叹。词人说:“当桂凋零,满地铺金的时候,我这个淹留在外的羁客,却还是不能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吴文英简介

唐代·吴文英的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 吴文英的诗(325篇)

猜你喜欢

吊古

明代伦文叙

万事悠悠总逝波,人非物是旧山河。凤楼寥寂金莲步,燕馆荒凉玉树歌。

别浦春风开芍药,小亭秋色上藤萝。客怀正苦风涛恶,况复登临思转多。

小游仙(十首)

明代桑悦

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

汤谷萧萧万竿竹,裁书少昊借秋声。

禹门

明代薛瑄

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流万里来。更欲登临穷胜观,却愁咫尺会风雷。

遣兴

元代贝琼

我住云间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赋诗黄耳冢前去,打鼓白龙潭上游。

暮景飞腾如过翼,此身浩荡一虚舟。黄尘九陌绕车盖,且伴老翁随海鸥。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

近现代许南英

竹兜轻又快,五步当十步。彳亍阡陌间,牛与人争路。

五桂山飞瀑

明代梁思诚

桂岭插云表,苍茫天四围。洪泉劈涧落,寒瀑破空飞。

百道穿危磴,千寻下翠微。晓烟洗残黛,白雾掩轻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