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端午,用吴子和韵
[清代]:樊增祥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
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
佳绝。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
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流莺聲歇。又小麥送秋,脆圓迎節。彩剪羅睺,绫黏猛虎,都與钗符差列。
笑喚謝家兒女,繡帶香囊親結。動翠袖,看白團扇底,清風徐發。
佳絕。雕檻外,一樹安榴,紅神嵰山雪。最憶昆池,龍舟奪錦,畫鼓如雷敲徹。
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鐘葵高揭。玉窗晚,剩珠簾半卷,纖纖娥月。
唐代·樊增祥的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诗(419篇) 〕
明代:
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清代:
蔡新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振笔长风浩呼哅。如何此卷仅矮幅,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
鳞爪攫拿势莫至,涛声在耳云荡胸。倬哉万松老居士,笔端具有造化工。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
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雲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
:
卢青山
踯躅初春季。怅情怀、中年渐到,二毛潜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对青山妩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边一枝玉,颤盈盈、偏近酸眸底。
踯躅初春季。怅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妩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明代:
王彦泓
欢筵散后剩无聊,淡日庭阴雪未消。买笑敢云非措大,送愁无奈是茶娇。
萧疏客从才三骑,曲折胡同到九条。望见井床私怅望,莫应愁减丽华腰。
歡筵散後剩無聊,淡日庭陰雪未消。買笑敢雲非措大,送愁無奈是茶嬌。
蕭疏客從才三騎,曲折胡同到九條。望見井床私怅望,莫應愁減麗華腰。
:
季步騧
痛饮豪吟怀曩昔,只今高兴总萧然。笙歌漫记欢娱处,朋好皆非少壮年。
酒量浅于经旱濑,诗情疏似后秋蝉。抛书独向阶前立,闲看晴云荡碧天。
痛飲豪吟懷曩昔,隻今高興總蕭然。笙歌漫記歡娛處,朋好皆非少壯年。
酒量淺于經旱濑,詩情疏似後秋蟬。抛書獨向階前立,閑看晴雲蕩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