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申浦闻歌,赠花桂卿校书
[清代]:易顺鼎
杜牧伤春,白傅悲秋,销魂黯然。正吴桥廿四,玉箫明月,蜀弦五十,锦瑟华年。
金屋藏花,银瓶记豆,私语友人偎凤肩。凝情处,向红楼剪烛,翠港移船。
歌云不堕尊边。漫一碧迢迢锁恨天。甚愁评雁诉,筝心太热,梦和鸾杳,钿约先寒。
昙首三生,华鬘半劫,话到飘零都可怜。璇宫冷,怕霓裳舞破,空记游仙。
杜牧傷春,白傅悲秋,銷魂黯然。正吳橋廿四,玉箫明月,蜀弦五十,錦瑟華年。
金屋藏花,銀瓶記豆,私語友人偎鳳肩。凝情處,向紅樓剪燭,翠港移船。
歌雲不堕尊邊。漫一碧迢迢鎖恨天。甚愁評雁訴,筝心太熱,夢和鸾杳,钿約先寒。
昙首三生,華鬘半劫,話到飄零都可憐。璇宮冷,怕霓裳舞破,空記遊仙。
唐代·易顺鼎的简介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 易顺鼎的诗(381篇) 〕
两汉:
佚名
鼎湖龙远,九祭毕嘉觞。遥望白云乡。箫笳凄咽离天阙,千仗俨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宝室万年藏。皇心追慕思无极,孝飨奉烝尝。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觞。遙望白雲鄉。箫笳凄咽離天阙,千仗俨成行。聖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飨奉烝嘗。
:
弘历
古刹礼大士,虚堂息劳身。旋起凭栏望,旧径还如新。
谷转见行骑,山高截片云。是时秋始孟,绿树犹繁纷。
古刹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雲。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
陈振家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
溪山久处有清气,人事多争损性灵。自落天涯无挂碍,吟魂欲共远峰青。
孤根懸繞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将俗理诘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争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挂礙,吟魂欲共遠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