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沈括的诗 > 李遥买杖

李遥买杖

[宋代]:沈括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吏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备至。遥实买杖,而鬻杖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通随州,而大洪杀人之罪遂败。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李遥买杖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个在出售拐杖的人,因为价钱便宜,就用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这时秭归城中恰好又有一个村民被人所杀,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识出了拐杖,说:“这是我父亲的拐杖。”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一切拷打的手段都用尽了。李遥确实是买的拐杖,然而卖拐杖的人已不见了,李瑶无法还给自己清白。官府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最终不知道那个卖拐杖的人是谁。集市上的人千千万万,而李遥恰巧遇到卖拐杖的人,就此牵连到他的过去导致隐情败露,这一件事也真的蹊跷啊。

注释

随州: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东。

逾年:第二年.

秭归:地名,在今湖北省西部。

至:到

数:几

是:这

适:正好,恰好

为:被

验:检验

榜掠备至:受尽拷打。

实:确实

通:押送到。

败:败露。

怪:对..........感到奇怪

沈括简介

唐代·沈括的简介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 ► 沈括的诗(64篇)

猜你喜欢

春怀 其一

宋代韩淲

蝴蝶为庄周,黄粱熟邯郸。蘧然一梦觉,茫茫天壤间。

相推明日月,来往成暑寒。山林与钟鼎,胸中了不干。

滕县

明代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古意五首 其三

戴梓

庭前有嘉树,双双落奇鸟。卿云散组翰,焕彩张灵葆。

乳哺群雏娇,噰噰聚晴晓。春风游冶郎,翠骑飞芳草。

古诗十四首 其二

元代张昱

汉诗十九首,不复辨名氏。苏李及枚乘,伯仲之间耳。

当时尚词赋,六义谁作意?虽非大雅言,颇有风人致。

出资阳赴武冈道中二首 其二

明代尹台

屡回山谷阻,时复得幽村。路转松杉密,疃开芋秣繁。

人烟通绝岭,草树豁高原。莫问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水墨松石

唐代方干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添来势逸阴崖黑,
泼处痕轻灌木枯。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