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拟张鸣善
[元代]:倪瓒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
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草茫茫秦漢陵阙,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谒?白雲自可怡悅。到如何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
译文
秦汉的帝王坟墓已经埋在茫茫草野之下。那以后历代江山易主,就像天边的月亮时圆时缺那样迅速变幻,司空见惯。我家里堆的是书画,窗前栽的是松桂,满地长的是薇蕨。
侯门深似海,何必去拜访呢,白云自有自己的快乐。到如今世事依然不堪。看茫茫天地之间,竟见不到一个英雄,一个豪杰。
注释
拟:模拟。张鸣善;元代后期散曲作家。此曲从内容看,可能是模仿张鸣善《水仙子·讥时》。
陵阙:指帝王的坟墓。
山人家:山居的人,作者自称。堆案图书:形容藏书丰富。案,桌子。
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齐叔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以“薇蕨”为隐者之粮。
侯门:泛指官宦显贵人家。刺谒:求见、拜访。刺,类似后来的名片。
参考资料:
1、《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049-1050页
唐代·倪瓒的简介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 倪瓒的诗(8篇) 〕
明代:
佘翔
花发江城二月天,木兰流水赤桥前。扁舟载得青箱去,扬子亭中日草玄。
花發江城二月天,木蘭流水赤橋前。扁舟載得青箱去,揚子亭中日草玄。
明代:
湛若水
嘐嘐嗟断金,悠悠结同心。同心苟不固,胶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剑起知音。朝为鱼水欢,暮为商与参。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苟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近现代:
陈仁德
挥手凭栏意气横,狂飙浩荡扫神京。只今惟有寒鸦噪,曾伴楼头万岁声。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飙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明代:
顾清
视不成形举目存,青灯一盏近黄昏。彭殇竟是谁分出,妄使瞿昙欲断恩。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殇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昙欲斷恩。
元代:
耶律楚材
乃祖开元柱石臣,云孙髣髴玉麒麟。从来德炙舆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荐书学北海,未开东阁愧平津。而今且试调羹手,伫看沙堤继旧尘。
乃祖開元柱石臣,雲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聖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伫看沙堤繼舊塵。
:
黄克晦
薄暮登城暑气微,风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满目惭高隐,白发盈头爱落晖。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滿目慚高隐,白發盈頭愛落晖。